卫生计生委2月9日通报,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为男性,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2月14日痊愈出院。2月15日广东省再次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为男性,28岁,广东省江门市人,近年在委内瑞拉经商,目前病情已明显好转。
让我们了解一下有关寨卡病毒的相关知识,作好预防工作。
问: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答:它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问:寨卡病毒病有什么症状?
答:被携带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后数天内,约五分之一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肌肉、关节疼痛等,也可伴有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表现,一般症状较轻,通常在2至7天后自愈。
问:人们应如何保护自己?
答: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介绍,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的有效保护方法就是防止蚊虫叮咬。所以,在流行地区生活或去这些地区旅行时,应注意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虫剂等,同时注意关闭门窗、使用纱窗及蚊帐等方式避免蚊虫叮咬。另外注意将居室内或居家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加以覆盖,防止蚊虫在这些容器中孳生。
问: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是什么样的蚊子,我国有这种蚊子吗?
答:根据卫生计生委网站介绍,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主要是伊蚊,伊蚊不但能传播寨卡病毒,它也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传播媒介。传播效率高的是埃及伊蚊,我国广东省、海南省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及临沧市等地区有埃及伊蚊,这些地区是登革热的好发地区,因此也是未来发生寨卡病毒本地传播风险较高的地区。同时,白纹伊蚊也可传播寨卡病毒,而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等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白纹伊蚊(又称亚洲虎蚊)的分布,因此也需做好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