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2 09:54
长安十二时辰
乌沙医院
一线故事
本期病例分享:消化内科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这是流传在消化内镜医生之间的一句座右铭。然而早癌的发现又谈何容易?数据显示,在我国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不到10%,与该项数据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可达80%-85%)差距明显。除了用好消化内镜这一“侦察”利器,发现早癌更需要医生有一双扎实基本功练就的火眼金睛,以及一颗耐烦细致、时刻为患者着想的责任之心。
近日,东莞长安镇乌沙医院消化内镜室就成功诊断出一名早癌患者,顺利切除其升结肠内巨大绒毛管状腺瘤,将潜伏的凶险杀手化解于无形。
抓住10%的几率
患者后怕之余开心致谢
45岁的徐女士在长安镇务工,最近两个月出现咽部异物感、剑突下隐痛及稀便等不适,曾在其它医院被诊断为慢性咽炎,口服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近来徐女士感到剑突下疼痛加剧,并伴有轻微胸闷、食欲不振和腹泻,7月21日这天,她来到乌沙医院求助。消化内科主任朱利益接诊,详细询问病情及行体格检查,综合判断后当日即安排徐女士进行胃肠镜检查。
消化内镜室主任朱林昌对徐女士行胃肠镜检查,在升结肠粘膜发现2枚大小约0.5x0.4cm、1.5X1.3cm广基息肉。其中较大的这块息肉为绒毛管状腺瘤,瘤体表面充血糜烂,朱主任根据多年经验判断其有癌变或上皮内瘤变的可能。朱主任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对徐女士实施腺瘤切除术,标本送病理检查。
1
2
3
4
发现腺瘤性息肉——切除——钛夹封闭创面——标本送检
两天后(23日)病理报告出来,活检显示管状-绒毛状腺瘤伴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证实了朱主任的判断。手术切缘及基底部均无病变,好在发现及时并顺利切除,一场潜在的巨大风险得以化解!获知消息的徐女士连呼后怕,“真是想想头皮都发麻!谢谢医生!”术后徐女士经住院进一步治疗恢复良好,27日下午,正在病房休息的她再次表达了感激之情,“明天就可以出院了,很开心,感觉乌沙医院各方面的服务都很周到,此刻只有幸运二字能形容我的感受。”据悉,徐女士需在三个月后来医院复查结肠镜,观察病变切除后的情况。
为了90%的治愈率
我们努力做您的“拆弹专家”
徐女士的确是幸运的。朱主任表示,早癌在内镜下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现,其表象也许只是颜色的一点点变化,也许只是稍微隆起或凹陷。医生需要凭借长期的积累,磨练出一双慧眼,加上高度的责任感,才可能捕捉到它的蛛丝马迹。
病理报告提示被切除息肉有瘤变可能
朱主任介绍,我国消化道癌症的现状是“两高一低”(发病率、死亡率高,早期诊断率低)。目前检查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是胃肠镜检查加病理活检,以徐女士所患的结肠多发性息肉为例,肠道息肉可分为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后者恶变概率较高,是学术界公认的癌前病变,演变成癌所需时间为5-15年,发现腺瘤性息肉必须先活检再切除,或者先切除再活检。
从息肉到肠癌演变示意图
消化道早癌症状不明显,且生长相对缓慢,易被忽视。因此,消化道癌症的早期、准确检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及时发现早癌,并给予规范化治疗,治愈率将达到90%以上。朱主任建议,45岁以上人群无论有无消化道症状,都要在体检项目中加上胃肠镜检查,如果有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过了40岁就应重视消化道早癌筛查。
医学之路,永无止境。虽然早癌诊治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为了患者能健康、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乌沙医院消化内镜团队将时刻警醒,不懈努力,愿每个人都能成为“拆弹专家”。
哪些人群需特别注意消化道早癌筛查?
40岁以上、有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的群体
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溃疡、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恶性贫血和便血症状的群体
工作劳碌、生活不规律的人;缺乏运动者;经常情绪焦虑、紧张的人
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烧烤、腌制食品的人;有嗜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
——讲述人:乌沙医院消化内镜室主任朱林昌
朱林昌,从事普内科、消化内科、消化内镜工作20余年。曾于国内多家三级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内科、消化内科常见病、危重患者的诊治,进行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约6万例。第五届、第六届深圳市消化病专家委员会委员,消化医师协会会员,广东省医疗行业消化内镜分会会员。发表论文十余篇。
乌沙医院消化内科是医院重点特色专科,设有消化专科门诊、病房和消化内镜室,位于门诊一楼(消化内镜室在门诊三楼),为病人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其中门诊由副主任医师出诊,内镜室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及医技人员,年诊治病人达数千人次。
科室是以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和消化内镜检查治疗为主的专科特色科室,以省内消化协会知名专家团队领衔,以进口高端医疗设备与进口内镜及诊疗技术为基础,以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内镜下息肉摘除、内镜下静脉曲张治疗等消化病微创诊疗为特色,诊疗范围包括食管、胃、肠、肝、胆等消化器官的各种疾病,是长安区域较有影响力的区域微创品牌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