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20 15:08
一般情况下,脱肛称为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外翻脱垂于肛门外。有时并发出血和肛门失禁。脱肛早期表现为排便时,有红色的又湿又软的肿块在肛门,便后肿块自动回缩到肛门内。脱肛患者伴有肛门瘙痒、肛门潮湿、腹泻等症状。
通常来说,脱出是肛门直肠脱垂症状,早期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能复位。随着病情发展,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时间长了,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突出,可能会出现咳嗽、负重、行路时脱出,我们应引起注意。
脱肛病因参考:
腹压增加
如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常使腹压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解剖因素
发育不良幼儿、营养不良患者、年老衰弱者,易出现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无力。手术、外伤损伤肛门直肠周围肌或神经等因素可减弱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固定作用,直肠易脱出。
其他
内痔、直肠息肉常脱出,向下牵拉直肠黏膜,诱发黏膜脱垂。
引起直肠脱垂有以下方面:
(1)肠套叠学说。套叠始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在腹压增加,盆底松弛等影响下,套叠部分不断下移,可能会使直肠由肛门外脱出。
(2)滑动疝学说。腹腔内压力增高及盆底组织松弛,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直肠前腹膜反折部被推向下移位,将直肠前壁压入直肠壶腹,脱出肛门外。